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

給家長◎愛班生活故事01(談補習)



親愛的一愛家長:
  
    天氣漸涼,您的寶貝女兒在景女愛班完成了第一階段的高中生活初體驗,無論何種滋味兒,都是小姑娘人生的一大進程呢!愛班最讓我欣賞的一點,是愈來愈有「溫暖痴狂,使命必達」的精神。班上同學愈來愈熟稔、愈來愈愛笑,愈來愈無所顧忌地直接在班上換體育服,而對於各科老師的要求又總能放在心上,盡力如期達成,是能讓老師開心教學的班級氣氛。
    從小姑娘的週記與閒談中了解,英文科柏廷老師淺近的英文口語對話讓小姑娘有信心,生活化的歌曲、影片默綴提振精神;數學科月偉老師注重聽懂邏輯更勝考試高分,有步驟的教學給人踏實感;地理科明清老師是冷面笑匠,多的是出其不意的奇想令人讚嘆,還有音樂科靜欣老師的「楊氏發聲法」超級有效,美術科正吉老師談笑揮毫、鐘響畫成的功力與風範教小姑娘折服。
    至於佩蓉的國文課,強調課前預習(文言文陌生閱讀訓練)、課中討論(感受.思辨.表達的長期涵養訓練)以及「完全沒有平時考」的課後自主複習(以此為孩子保留「風格化學習策略」的自主摸索空間,對過往習慣「有考試才讀書」的小姑娘而言,會是很大的挑戰喔!)。月餘下來,小姑娘的課堂討論愈來愈有默契,而上週方才完成「交點閱讀」的好書分享會,小姑娘有了第一次2分鐘計時的正式上臺發表經驗,很開心多數小姑娘皆有充分準備,共同經營了足夠豐富的現代文學交流饗宴。至於接下來的新詩創作與體驗式作業,皆旨在於透過情境經歷培養孩子更敏銳的感受力。唯有對生活、生命「更有感覺」了,文學學習才有可能事半功倍。
    唔,細細想來,今年夏季才萍水相逢的愛班,在季節遞嬗之間已共同經歷許多故事呢!除了課堂上的鮮活風景,我們一起恰如其分地扮演了「高瞻計畫對照組」的角色,十分盡責地100%達成飲食、運動的紀錄填寫;10/28大隊接力,20名選手在操場上盡全力馳騁,英姿神態令人敬服。雖後來因為小小意外未能獲取名次,但愛班的「團隊精神」已然大大彰顯!接下來,還有拔河比賽、合唱比賽、國 語文競賽……更多精彩的後續及細節,且待小姑娘說給爸媽聽吧!「說故事」原本是文學課很重要的訓練;而「交流對話」原本是親子之間極美的互動畫面。
    高中生活精彩多姿,無論課業、活動、社團,具挑戰而又好玩兒的事情極多,如何區分輕重緩急、權衡取捨,並在其間兼顧從容,對於各種任務期限「使命必達」,是高中關鍵性的態度磨練。親愛的爸媽不妨聽聽小姑娘對於自己當前生活如何調配安排?計畫使用什麼策略兼顧課業與想參與的諸多活動?支持孩子在時間安排上更有意識地自主規畫,與寶貝女兒確認她對於學習的信念與態度,一起訂立「具體而可達成」的目標,明確化第二個學習階段的努力方向。

    談到「自主學習」,附帶想與爸媽分享一點思考:關於「補習」效果與意義的重估。
    補習有「補救教學」的好處,卻可能一定程度耗去課後大量的自主學習時間,剝奪孩子「自己整理重點」、「遇到問題主動詢問學校老師、同學」的學習機會。是以或許也可與孩子共同思索,補習是否一定是課業學習的「必需」呢?有沒有可能「省下」補習的時間,反而在各種課業、活動的兼顧上,才終於有了足夠的彈性調度空間?更重要的是,如果在離升學還算有一點餘裕的高一,花一些時間「學會怎麼自己想、自己學、自己擬定學習策略、自己面對困惑、自己尋求解答」,有沒有可能反而是面對升學、乃至其後終身學習課題更務實的長久之計呢?畢竟,「學習如何學習」這件事本身,也是需要空出時間、投資精力去練習,才能愈來愈得心應手的。
    當然,每個人的學習狀況與需求不同,「學習策略」的抉擇自然也因人而異。唯面對快速變遷的時代,「高中到底要學什麼?」、「未來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才?」乃成為我們不得不持續思索與重估的議題。謹在此拋出叩問,期待促成您與寶貝女兒對於「我的高中如何可能」有更多思考與對話,讓親子之間愈來愈有可以共同期待的願景與共識!
    「吾家有女初長成」看著寶貝女兒每日每日的細微成長,猜想爸媽自是幾多滋味兒。乘著第一階段學習成果呈現的機會,與爸媽略略分享一愛班級的幾方風景,邀請爸媽更有「畫面感」地參與寶貝女兒的生命成長,也很樂意爸媽主動透過任何方式,與佩蓉個別聊聊自己寶貝女兒的學習狀況喔!
敬祝
心情好

一愛導師 李佩蓉  敬上
2013.11.1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