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書目】
.陳益源:古典小說與情色文學
.黃霖:中國小說研究史
.葉慶炳:古典小說論評
.葉桂桐:中國古代小說概論
.黃霖:中國小說研究史
.葉慶炳:古典小說論評
.葉桂桐:中國古代小說概論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■陳益源∣古典小說與情色文學
作者豔情小說研究的總匯整理,論文集形式,考據、文獻路徑,針對小議題掌握新材料提出新論點,理性觀照學界研究盲點。言辭樸實無飾,無論內文或標題命名皆直截了當,文脈清楚,章節不長。.假設〈鄆哥大鬧授官廳〉失落的文字在《金瓶梅》留有痕跡。 →結論:找不到。
.假設〈王婆貪賄說風情〉篇幅甚大,是從加工後的《金瓶梅》回去。 →陳垣提出的假設,但求證後發現繁本已有。
.以胡適「大膽假設,小心求證」的科學方法,補足胡適當初因怕「出大亂子」而未加以考證的《金瓶梅》研究。
以淫書作者且不以「淫書」視金瓶梅,為其「淫書之最」的標籤脫罪,並指出魯迅「金瓶末流」說誤導,其實金瓶梅承先有餘(顯露明中葉文言中篇研究空缺),至於啟後則未若想像中大。
◎豔情短論六章之一:英雄武松與淫婦潘金蓮
英雄、淫婦不能相容,水滸武松逞英雄,淫婦死刀下;至金瓶梅則英雄武松早早退場,淫婦才得顯神通。兩下創作時代背景不同,而有此出入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■黃霖∣中國小說研究史
【叢書序】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一系列「中國小說史叢書」,以歷史斷代(漢魏六朝、隋唐五代、宋元、明代、清代、晚清)、形式(筆記、傳奇、話本、章回)、主題(歷史、神怪、世情、俠義)及文學批評(理論、藝術、文化、研究)四個面向切入。
黃霖將中國小說研究史分為三期。
一、漢至明中葉:幼年期--文獻學與經史觀主導。停留在文言小說的目錄、訓詁、辨偽、匯輯。
二、晚明至清末:研究成熟期--評點為主,走出經史束縛。由李卓吾的新文學觀開端,興趣轉向通俗小說。
三、20世紀:新變期--西方思潮加入,觀點從多元到逐步統一於馬克思。。
第二期「晚明至清末:研究成熟期」受唐宋詩文評點影響,並由李贄的新文學觀開端。書中以專節討論胡應麟《少室山房筆叢》的文言小說考據,指出胡應麟清醒認識小說的獨立地位與價值 ,且自覺地站在「研究」的角度為評點(頁56-57)。緒論一節則提出當時評點的三種傾向:一、客觀以小說藝術觀點研究,如:脂硯齋等。
一、漢至明中葉:幼年期--文獻學與經史觀主導。停留在文言小說的目錄、訓詁、辨偽、匯輯。
二、晚明至清末:研究成熟期--評點為主,走出經史束縛。由李卓吾的新文學觀開端,興趣轉向通俗小說。
三、20世紀:新變期--西方思潮加入,觀點從多元到逐步統一於馬克思。。
二、企圖拉回經典框架,如陳士斌等。
三、將時尚考據之風引入小說評點,如張文虎等。
此期並發展出價值論、虛實論、真幻論、創作論、人物論、結構論、語言論等課題(頁41-56),其後分述四大奇書及聊齋、儒林、紅樓的研究狀況。 φ文人筆記與小說的關係
第二期:
.最早:庸愚子〈三國志通俗演義序〉是現存最早論述《三國》特點及意義的文章(頁63)。
.明代三大評本:余象斗、李卓吾、鍾惺。
.清代:毛宗崗父子
第三期至文革前:
.胡適:感染讀者之魔力甚大(按:但文思平凡)/錢玄同:思想迂謬、文才笨拙。
.解放前評價最高:李辰冬〈三國水滸與西游〉資產社會的產品,肯定羅是高超思想家。
.解放後興趣在「正統觀」,及人物形象評議不一。
.三特點:起步晚、新史料發現少、應用學研究(頁279-280)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■葉慶炳∣古典小說論評
晚鳴軒文學論文集之二,小書。主要討論文言小說,包括《太平廣記》、《世說新語》、〈虬髯客傳〉與〈紅線傳〉。.透過文本舉隅描述志怪小說中「鬼」的形象,包括存在、猶關心家人,會挨餓受陳等。
.分五階段情節討論,高中課程可以參考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■葉桂桐∣中國古代小說概論
.大陸作者,世界文化史視角,序言提及中國章回小說特色在「巫俗、封建」與「講史虛實/積累」,其後分18章論述小說之觀念演進、類型、分期、特質、敘事特色、作者及成書過程、理論批評及海內外研究現況等,屬於泛論型書籍。.二十世紀作為:將混沌一體的中國學問分解再系統化(頁1)。
.以「撐破金鞋」之喻,說明生硬套用西方理論的困境,頗為生動(頁1)。
【因緣】
130218師大圖書館
130218師大圖書館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