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靖涵
--吳敬梓 〈儒林外史.周學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戶行凶鬧捷報〉
■〈范進中舉〉全文
張嫂子,可不可以讓張大哥幫忙修個籬笆?范家娘子紅著張臉說道。
行啊,等會兒,我這忙完了就叫他去。我聽見我家媳婦兒這樣大聲回道。
謝謝,又麻煩張家大哥了……范家娘子紅著臉走了。
范家娘子的害羞勁跟胡老爹真是不像,反而更像他那秀才相公一些。唉……那范家相公也不知道又做啥去了,范家只剩那婆媳倆可不好過!范家大娘想就指望著那范秀才考上舉人老爺呢,這地也不耕、田也不種的,倒是要靠范家娘子求著人來過活……媳婦兒自個兒念著唸著卻露出又是同情又是嫉妒的神情,續道──舉人老爺哪……若是真能養出個舉人老爺,我倒也願意這般辛苦幾年。
我呆望著唸個不停的自家媳婦,她瞥了我一眼。不過你也沒讀書,我倒不用擔心這個。
當年,我爹也是個秀才,而我家就像現在的范家,生活困難。為了讓爹專心讀書,娘撐起了一家子的生計。
直到娘病逝那天,爹看著過度操勞病倒的娘喃喃地說──讀書誤人啊,讀書誤人…… 就在娘墳前,那沖天的火光、瀰漫的煙霧中,伴隨著書籍燃燒的聲響,我聽見爹沙啞的嗓音說道:阿軒,咱家以後就種田,別碰書了!再也不碰了!讀書誤人啊。
自那之後,我們家再也見不著一本書,爹一個人負起了扶養我的責任,對讀書之事從此絕口不提,眼中的愧意卻不曾散過。
直至爹過世那天,躺在床上的他虛弱笑著對我說──爹已經替你定下了陳家閨女,雖見不到孫子出生的那天,但爹對你那地下的娘也算是有了交代。過了這許久了,終於可以見到她了,不知她可有等我……不知她還有沒有怨我讀了半輩子的書……
*
日頭真大,媳婦說今兒有客,要買兩斤豬肉!胡老爹應該還沒收吧?這樣想著,我加快了腳步。
走到胡老爹攤旁只餘一名小伙計坐在凳上,眼睛隨著肉案上的飛蠅滴溜溜地轉。
小哥,麻煩來兩斤豬肉!
好勒,稍等!小伙計麻利地開始動作,嘴裡滔滔不絕地說起了最近的趣事。
伙計忽然壓低了聲,說道,你可知前幾天老爹的女婿范家相公瞞著家裡自個兒去了城裡考試,老母、媳婦兒都餓了幾天了,老爹發了大脾氣啦!這下范家相公可慘啦!…… 哪,你的豬肉。
拎過肉,我笑笑,謝啦,小哥。加緊腳步回家,只想,唉,讀書人啊……
我想起昨天范家娘子前來敲門的樣子,原來范家相公是去考場了?
爹,這是否就是你很久以前所堅持的讀書人的驕傲?即使他人阻攔,即使明白被留下的家人處境艱難,也擋不住你們邁向考場的堅決?
我抬頭,日頭像燃燒中的火堆,耀眼得無法直視。
*
一早,跟媳婦兒正要下田,卻只見那范相公散著頭髮、淋淋漓漓地一身水,不住地笑著、拍著手直往集上奔去。
媳婦兒拉拉我衣角害怕地問:那范相公不是魔怔了吧?怎麼那麼個樣……
我也有些愣。不知道怎地,跟上去瞧瞧罷……
心裡卻有著一絲明悟,今日……莫不是放榜之日罷。邊想著,邊緊緊跟上了前頭那狀似癲狂的身影。
一路上,卻見那范相公兀自走著,也不理會他人的搭訕,口裡只喃喃著什麼,聽不甚清。
踅了一會兒,許是累了,那范相公就站在廟口繼續笑著、笑著,看了令我有些打侃。
恍惚想起當年那熊熊的火堆旁,父親蒼涼的身影,看著書籍在火裡翻飛……漸漸焦化、碎裂。父親的臉上帶著一抹奇異的笑,讓人看著心頭發涼。
一會兒,胡老爹也來了,跟著一眾的人走到范相公面前厲聲地罵著些什麼,抬起手來一個嘴巴打將去,把范相公打暈了,也把我和媳婦兒給弄懵了。
一群人圍上,又抹又捶地把范相公又弄醒,也是奇怪,人醒了卻再不像之前笑啊笑地聽不見人,眼裡也明亮了。
我看著也是鬆了一口氣,正想著上前探問探問,旁人的議論已飄入耳中:
范老爺這下出頭了呀!看那胡老爹龜樣,這下打罵了幾年的畜生變成了賢婿老爺哪。
可不是嘛,這下范家大娘可高興了。
聽著鄰居們的話才知,范家相公這是高中了啊,也是老爺了啊!
范家相公中舉了?真的成為了舉人老爺?我傻愣著站在原地。
這下范家可是苦盡甘來了!想著那范家大娘平日裡辛苦的光景,心中有股淡淡的欣慰。
但不知怎地,摻和著一股沒來由的激動,理也理不清。
身旁的媳婦兒圓睜著一雙眼,滿是嫉妒地看向范家娘子,嘴裡喃喃,舉人夫人哪,這下范家可發達了,不知道范家娘子以後還記不記得我們這些小百姓……唸著唸著,轉過頭向我抱怨,你怎地不去讀書,咱種地多辛苦那。
讀書誤人……聽見媳婦兒抱怨,我不自覺地低語出聲。
啥?啥無人?身旁媳婦兒不解的探問我已無心理會。
看著眼前眾人包圍著的范家相公,我心中複雜,這就是你追尋不到的另一種結局嗎,爹。
我抬頭向天,身邊的媳婦兒說著什麼我聽不清,有一個熟悉的嗓音在心底重複──
讀書誤人,讀書誤人啊……
天不早啦,咱們去田裡罷。身旁的媳婦兒推了推我。
這下范家娘子也好過,總的也是辛苦了這麼幾年……媳婦兒還在那兒嘮嘮叨叨地說著。
我抓抓頭,也罷,天是有些晚了,今天得把芽苗弄好,不然會趕不上今年的大雨哪……
φ同窗品讀
品讀靖涵:
不一樣的結局,指的原來是「范進」和「敘述者爸爸」同樣身為讀書人的結局。「讀書誤人」誤的究竟是什麼?敘述者所見的「結局」,又是否是真的結局?這篇文章將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,不斷上演的戲碼搬上。人們常因見到某人的光彩,便認定對方走的路是「幸福」,又因看見另一人的潦倒,便認定那條路是「不幸」。其實每一個選擇都有一個成功與否的機率,范進中舉人人稱羨,誰又曾想過在同一個地區有個書生讀了一輩子書,最終卻什麼也沒有?敘述者銘記著父親的警告,讀書誤人,又為同鄉人讀書便能贏得榮華富貴感到困惑。妻子說「你怎地不去讀書,咱種地多辛苦那」,卻不知道有人後悔自己沒有選擇這條辛苦的路而誤了一生。
恩瑜
品讀靖涵:
妳的書寫視角非常的獨特!從范進鄰居的角度側寫,也從自白中舉出自己爹應舉未成一生的遺憾,與看見真的友人(范進)中舉時心情的對比,讀來深刻有味。整篇有許多對話,給人一種如小說電影身歷其境之感。我特別喜歡「恍惚想起……心頭發涼」那段,火中書的翻飛、焦碎、父親的身影,非常有畫面感。
怡晨
品讀靖涵:
妳找的看故事的人好奇特,雖只是短短的一篇故事,卻道出了每個人的內心世界。我覺得范進中舉變成主要故事角色的旁觀人物很酷,而妳所創造的故事雖又看到了一個科舉背後的悲哀,卻使得原本可憐的范進反而成了別人眼中羨幕的人。第一人稱的心理描寫的很透徹。
姵文
φ老師賞析
吳敬梓以冷靜諷刺的旁觀立場觀看范進中舉醜態,從應考落魄到瘋癲失態讓讀者讀到仕人悲哀;靖涵調動敘事視角,改從鄰人的角度寫科舉,帶讀者體會「絕意仕進」的觀望者可能經歷的內心動盪。面對生命關卡,原來無論執著投入或者怯步觀望,兩者都同樣有風險、都同樣是抉擇。
文中對話全不加引號,使得人稱變換、意識流動更為自由,如此形式巧思把左鄰右舍的長言短語整合在敘事者(我)的意識世界裡,共構了一個有關係網絡、有人聲交流的莊稼場景,環境想像生動而具有細節,至於其間展現的「說不清楚」的語言形式,又恰恰與貫串全文所欲訴求的主旨情調暗合。
理想在那兒,到底追或不追?追了,投注的青春到底值得不值得?不追,將來老了會遺憾否?我們必須在現實裡尋求變通權衡,讓自己可以一邊往理想的路上走,一面還承擔著我們所必須的承擔。所幸無論選擇孤注一擲或轉換跑道,在這個時代,我們擁有比范進多太多的空間與機會,把生活過得自在而合乎自己心意。
想想,大富翁遊戲裡,假若一開始就資金滿溢、房屋成行,毋需抉擇機會或命運,想必繞了幾圈便覺無趣。所以,先不知道結果是好的,或許像個好奇的孩子,人生關卡無論什麼遭遇,總是努力想辦法一關一關在裡頭玩兒得不亦樂乎,那麼無論最後走到了什麼樣的處境,都算是贏!
太恐怖了!高中生竟然可以寫出這種程度的文章,嚇死我了……
回覆刪除看完這篇文,我也真被這群高中生嚇出冷汗。好佩服!真的很厲害!
回覆刪除